“超級功效”的化妝品重金屬超標(圖)
2012年09月25日 16:58 12428次瀏覽 來源: 信息時報 分類: 鉛鋅資訊
業(yè)界分析
洋品牌
為擠壓競爭對手力促國標制定
以幫助美白功效的有效添加物成本為例,目前禁用的氯化氨基汞的市場價約為400元/千克,替代物α-熊果苷的價格則在1100元/千克左右。由于成分功效的差別,要達到同等美白功效,合規(guī)成分α-熊果苷的投入將高出數倍。成本的巨大差異和“一用就白”的承諾,讓美白化妝品成為質量問題高發(fā)區(qū)。但是,楊志剛同時指出,化妝品添加品的去留問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背后另有故事。
根據第15屆中國美妝產業(yè)創(chuàng)富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化妝品(護膚品)市場2011年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大關,市場規(guī)模躋身全球第且每年保持15%的銷售額增速,成為全球化妝及護膚品核心市場之一。其中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資生堂等跨國集團占據了利潤豐厚的中高端市場。
在銷售額不斷穩(wěn)步增長的情況下,外資品牌也在不斷向中西部以及三四線城市下潛。而中國持有效期生產許可證的化妝品企業(yè)約3300家,以民營企業(yè)為主,除上海家化規(guī)模和業(yè)績表現還可以之外,其他企業(yè)總體處于勢弱的格局,甚至很多曾經風光的企業(yè)也今不如昔。以上市企業(yè)索芙特為例,其2012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已達到去年同期的五倍。
楊志剛表示,跨國集團尤其是部分市場壟斷企業(yè)想要干掉競爭對手,拼命推動國家標準的制定,以在一定范圍內限制某種成分的使用。因此,除了對人體有明顯傷害的重金屬等物質外,一些現被禁用的成分也許并非不能使用。“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一些小廠家添加了某些特殊成分的產品取得好的效果,大廠若跟進添加可能承擔巨大風險,不添加又在功效上難以與之競爭,就推動了對這個成分的限制。”楊志剛指出,“比如維甲酸和果酸等物質,原則上在醫(yī)學專業(yè)人員指導下是可以加的,效果也不錯,但日化廠家私自添加就不行。”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xjad.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