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家看好中國黃金市場
2016年08月02日 9:55 390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羅娜
近年來,對于具有工業(yè)屬性和金融屬性的黃金而言,市場價格波動較大。不少黃金企業(yè)也陷入短期性迷茫,對于未來市場走勢大家也是見仁見智。在中國國際黃金大會上,世界黃金協(xié)會會員與市場關系總監(jiān)John Mulligan,對如何分析黃金企業(yè)發(fā)展前景,如何有效應對市場行情,找準商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John Mulligan指出,中國金礦企業(yè)“走出去”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到當地開采新的金礦,另一種是和外國已經在開采的礦業(yè)集團進行協(xié)作。這兩種不同的途徑對風險因素的考量和期待值差別很大,能否成功,差別也很大。第一種途徑,從全球角度看,開采一個新礦比較耗時耗錢,而且那些未經開采的新的金礦數量已經很少了。但積極樂觀地看,還是有一些機會的。針對第二種途徑,他建議,金礦企業(yè)在參與國外金礦已經在開采的項目時,一定要奉行負責任的原則,這也是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對于所有企業(yè),不單是中國企業(yè),都應該在心里牢記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需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
面對金價波動時,中國金礦企業(yè)應如何應對時,John Mulligan表示,金價的變化和金礦企業(yè)生產之間,其實沒有直接的聯系,對于礦企來說,價格變化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因為對礦企來說,從成功地發(fā)現金礦、采礦,再到生產,需要10~15年,前期投入是巨大的。從全球看,金礦開采不管是中期還是長期,更多關注的是降低成本,對資金有更多的約束。另外,目前全球已開采出或正在進行開采的礦產數量非常有限,這就意味著未來幾年,無論金價有多大的波動,金礦生產最多保持持平,甚至產量還有可能下滑。其二,中國黃金市場是垂直整合的市場。中國市場在黃金制作上是非常成熟的市場,中國的黃金生產,從開采、提煉、制造、零售,很可能一家企業(yè)就能全部承擔,這是中國企業(yè)特有的。在國外,一個黃金礦業(yè)企業(yè)通常要到另外一個國家才能找到提煉企業(yè),而提煉企業(yè)要到另一個國家才能找到制造商。中國黃金市場的垂直整合在全球非常少見,這也為黃金企業(yè)降低成本,搶占先機帶來了潛在的盈利機會。
關于中國再生金市場發(fā)展的前景問題, John Mulligan指出,當前市場有1/4到1/3的黃金供應是再生金,再生金反應速度快,黃金價格會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但市場的主流,依舊是黃金開采,而不是再生金市場。John Mulligan 提到,不管是采礦企業(yè)還是冶煉企業(yè),中國企業(yè)最終的發(fā)展還要依賴健康的消費需求。如何掌握市場需求,主要看背后的驅動力。驅動力是多樣化的,如2016年的主要驅動力是投資需求,尤其是對于黃金ETF的投資,現在黃金ETF投資總量達到了580噸,價值380億美元,這是投資者對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所以要把握好宏觀經濟,這也是金價變動的主要原因。
John Mulligan 最后指出,黃金企業(yè)既要自信,又要冷靜分析,準確把握市場經濟規(guī)律,才能贏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xjad.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